台灣大部份的車友買車總是希望買年份新、里程少的車、但是這樣的條件在台灣要怎界
定才是有標準,這要從台灣的用車環境跟先入為主的觀念來分析,當心中真正的安靜下來
並且了解整個本質之後才能真正的買到一台好車而不被先入為主的想法跟不正確的觀念影
響,多走了不少冤枉路。
如果一台車一天發動八小時都在車陣中低速行駛走走停停里程只開10km,跟一台車以定速
高速行駛一天僅發動1小時跑100km,數年下來那個車況優可想而知,所以里程低一定少用?
而里程稍高一定被使用過度?
1.從用車環境來分析哩程標準
台灣:腹地狹小、紅綠燈多、走走停停、地無3里平、平均的用車里程一年是1.5萬km上
下,所以一台車如果跑了10萬以上大概就會被嫌多,加上因為用路環境差95%的時
間都是低速行駛,走走停停雖說每年跑的里程不多對車的磨耗卻嚇人,如果是日係
車或國產車大概就是被操的很慘了,往往車況不佳。
美國與德國:土地非常廣大,用車環境良好,一年平均里程是 25000miles(美國)跟30000km
(德國),且路況良好大部份都是定速與高速行駛,所以縱然年里程稍高車況卻
都是非常的良好、磨耗相對的少,在上述平均里程內都是少跑。
2.年份分析車況
台灣:因為台灣中古市場混亂許多的用車人還沒買車先想賣車不要折舊太多,這點彼不切
實際,車本來就是消耗品要他不折舊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買車,況且中古車商在收購車
子的估價很大成份是車況的好壞,而實際的車況跟年份是脫勾的,年份與車況無關,
雖說年份跟折舊有關卻跟車況無關,而台灣人對於年份很在意該是因為國產車跟日係
車的設計是成本跟商業考量兩三年就改款車又不耐用導至大部份的人都覺得車開5年
以上就該換了10年以上就該報廢了的觀念。
美國與德國:歐洲的車尤其是高級的車種 (在此不討論平價車種與國民車種),設計上都是以
車的本質為考量設計,且大部份 在設計上都是考量全方位的行駛環境可能,
許多的車種被愛車人使用了數十年跑了數十萬公里或英里車況依然如新,用車
觀念跟台灣全然不同。
3.車市的生態
台灣:無真正的公權力管理標準,車商素質良祐不齊,消費者被保障的太少,市場封閉,
國人對於車市印象普遍不佳,基本上台灣大部份的消費者買車前先設定車都是壞人
購車資訊又都來自不正確的管道跟不正確資訊影響,加上先入為主想法導致無正確
自主觀念。 ( 譬如曾有朋友跟我說在他的認知中,中華賓士跟汎德賣的車才是真的
Benz跟BMW,其它管道的車都是假的,當下 Clooney 真是震驚原來我在國外開了
多年的山寨車顯然台灣的車友真幸福有這兩家公司賣真品,其它國家的Benz 跟 BMW
都是假的 。ㄏㄏㄏ)
美國與德國: 有完整的市場規範,政府對於消費者的保護制度極為完善,市場較公開透明
,資訊來源正確加交易觀念普遍正確,幾乎不會有任何人為了蠅頭小利對車
亂動手腳或是不正確手法銷售。
綜觀以上可以了解年份與里程跟真正的車況關連性並非全然性的,還有其它多種因素,一台
車的車況好壞判斷一定要先拋開年份與里程的先天認知,直接針對該車的真實狀態來檢驗才
是。
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